积分 29410
经验 29410
智慧达人 智慧达人

温哥华购车指南1

发布于: 2014/05/11  7:37 am

基本信息
行业: 其他
类型: 求职

在加拿大10个年头了,买车丶卖车的事情经历过很多次,包括自己和朋友的,罗列一些经验供新丶老移民参考。
  新车 VS 旧车
  这个问题很简单——MONEY。
  如果你有足够的预算,当然买新车啦,省时丶省力丶省心。买新车毋需赘言,选好自己心仪的品牌,就近找一家dealer,切磋一下价格和服务,拍钱丶提车丶走人。
  但如果预算稍紧,比如说你是新移民,带了15万加元(约100万人民币)过来,那买新车就要三思了,买一辆基本配置的Toyota Camry,连税及各种杂费总计至少3万,保险费250元/月,汽油费200元/月,一年就是5400元。新移民要做好一年内找不到像样的工作的准备,按一家三口算的话,就算省着花,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要2000元,这样第一年下来,你的存款就减少了6万元,占总存款的40%,这种坐吃山空的滋味可不好受啊。我就亲眼见过不少这样的新移民,刚来觉得这边新车比国内便宜,于是掏钱就买,然后游山玩水,先爽了再说。可是温哥华是个吃喝玩乐的城市,工作机会少,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混了一年半载的,眼看着日子过得一天紧似一天,最后不得不去找个labour工先做起来补贴家用,结果这labour工一做就是好5丶6年,一直做到自己都把自己当民工了。希望新来的移民注意,不管是买车还是其他大宗消费,都要量力而行,以免日后入不敷出时陷入恶性循环。
  当然,除了预算的问题,还有一点是值得考虑的,那就是你的驾车经验,如果在北美没有至少一年的经验,最好还是买部旧车先练练手。温哥华路况复杂,上下坡较多,冬天冰雪路面也是国内不多见的,再加上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的不同,就算你在国内是老司机,到这边也有个适应过程。万一新车撞了,太心疼不说,保费涨幅也大。不如开部旧车先熟悉一下,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车行 VS 私人
  大多数新移民会选择从私人手里买车,认为既省了一个税又不被车行赚钱,并且有信任感,可以买到放心的车,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专业车贩正是吃准了这一点,在网上或是报纸上的打出大量的私人售车广告,诱人上当。在Richmond的一次酒席宴间,在座的一个山东的和一个台湾哥们儿就是干这行的,多喝了几杯,忍不住聊开了生意经:以他们‘从业’多年的经验,最容易上当的就是贪小便宜的人,尤其是想以旧车价格买到新车性能的人,这些人最容易相信私人手里能拣到便宜货,所以遇到这类‘凯子’,他们往往可以放心大胆地把难以出手的烂车卖给他们,因为越是这种人越不懂车,而他们最终付出的价格也仅比同类车的市场价略低一点点而已。我问他们,现在网上很多教人如何识别真丶假私人售车的文章,你们怎么防范啊?比如说接电话时不知道人家问的是哪辆车怎么办?他们笑道,这些对他们来讲就太小儿科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至少7丶8个电话号码,车和号码一一对应,不会搞错的。一个prepaid的手机号码一个月也就多花几十块钱,比起一辆车上千甚至几千元的利润根本微不足道。当问道他们车主ID之类的paperwork如何解决时,他们就讳莫如深丶闭口不答了,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他们是吃这碗饭的,术业有专攻,一般人能考虑到的问题他们早就有应对之策了。当然,他们也有过麻烦,车子坏了车主闹上门来或者告他们,但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老混混们,他们不怕打官司,只要你有时间他们就奉陪。旧车的官司最多闹到小额法庭,从受理到裁决就得半年,而且证据不足的话还赢不了,法官才没空管那么多呢,只看证据。这些老江湖能让你抓住证据吗?绝大多数情况,买主最后也只有忍气吞声认栽了。
  虽然如此,也并不是说所有私人广告都是车贩子的,这类广告占总数的比例有多少也无从统计。如果从私人手里买车,我认为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1丶有足够的驾驶经验并且很懂车,虽然不要求你有像修车技师一样的水平,但最起码要做到挑车像挑西瓜一样十拿九稳。2丶对卖主有一定了解,比如同事丶同学丶朋友之间的买卖相对来讲还是要可靠些,但一定不能是那种专门杀熟的朋友。3丶你有耶稣或者佛陀一样的胸怀,相信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好人。

  从车行买车的优势是:车行是受监管的,在BC有BBB(Better Business Bureaus ,类似于国内的‘消协’吧)和MDC(Motor Dealer Council)都有权管理车行,如果发现不规范行为可以勒令车行停业或罚款补偿消费者。车行是坐店经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和其他行业一样,信誉是最重要的,不像私人售车,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车行的缺点是:他们要挣钱。其实仔细想一想,车行也只不过是汽车市场的一个正常销售环节而已,就像房屋中介丶超市丶IKEA等一样,我们买食品也都是去T&T丶Superstore之类的,谁也不会直接去农场,就算去了也不会便宜多少。我以前在Montreal时有个朋友就是做旧车行的,他告诉我,其实他们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进货的价格低廉,有些定期的旧车拍卖会是只对车行开放的,相当于批发,车行一次就拍个10多辆,价钱当然也很低。还有就是急于用钱的人,只要价格差不多就立刻将车兑现,所以他每天身上最少揣着几万元现金。这些机会是行业外的人所没有的。而他们卖车的价格是要参照私人和同行的价格,况且现在网络资讯这么发达,市场高度透明,根本没有暴利的空间。当然他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偶尔上货时买了烂车出不了手,就会委托车贩子以私人名义卖掉,这样公司的信誉就不会受到影响。
  我曾经陪想买车的朋友去过Surrey的拍卖会,那儿不仅对dealer也对公众开放,挺热闹的,我从头到尾看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其中有很多门道:买家先要登记信用卡号码,如果拍下车子后又不想要了,就要付出$500的‘后悔费’,而且叫价节奏极快,一辆车从上来到下去不超过2分钟。关键是不允许试车,车子一辆接一辆由工作人员开上来,一般买家对于车子的所知甚少,根本无从下手,要在2分钟内做出决定几乎不可能;而那些dealer就不同了,他们都是老车油子,只需听听丶看看就知道车子的成色了,立马可以估出价格,所以叫价的基本都是dealer,这是人家的专业嘛。而且他们和场子里的工作人员也都十分熟识,拍拍打打丶有说有笑的,估计花点‘信息费’预先了解一下车况也不足为怪,所以有些车他们根本连碰都不碰。整场下来拍了几十辆车,只看到一个私人买主成交,而且明显是一个极为熟练的拍卖老手,八成也是个车贩子呢。其间还看到几位同胞,估计是新移民,头发油腻腻丶脸也没洗干净的那种,拿着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每辆车的成交价。我真想上去劝劝他们,有这时间还不如赶紧回家多练练英语或发发简历呢,人家经年累月的经验你想几天就学会?No way!
总之,从车行还是私人手里买车,可以简单的归结为风险/回报比的问题,从私人手里买车有两种可能,要么买一辆还算不错的车比车行便宜个几百块,要么买一辆烂车,日后的开销很大丶烦恼无穷。所以我认为从私人买车的风险的极值偏高,为了几百块的回报而承担后一种风险明显不值得。除非你能满足上面说的那3个条件,否则我奉劝那些想买车的新移民们,与其跟车贩子花时间丶担风险丶斗智斗勇,还不如早些开上放心的车,然后多花些精力去找一份称心的工作,比省那几百元小钱要重要得多。



来源:网络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ChineseInVan总共有136条点评, 156次评分
老四川
Review by kuluo at 07/03/24
味道好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