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喻书琴 一、大量华人寄养家庭短缺
很多华人新移民家长来到美国后,对美国文化不了解,法律意识淡泊,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管教子女时被他人举报或投诉。
亚裔寄养家庭社工Siyang Yu女士介绍到:在华人的传统观念中,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发现小孩不听话就打几巴掌,认为打骂孩子是私事。
而美国社会高度保护儿童权益,社会参与度很高,比如邻居听到隔壁孩子哭声凄厉,会马上报警;老师发现孩子身上有淤青,也会马上报警,并联系儿童保护局介入调查。
不仅打骂孩子被当作虐童,忽视孩子也会被当作虐童,包括冷了没有给孩子衣服,饿了没有给孩子食物,生病了没有及时给孩子看医生,没有给孩子提供安全的住所,还有把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或者车里。社工曾接触过这样的个案:年轻夫妇去Costco,小孩在车上睡熟了,父母就打算去超市10分钟,让小孩留在车里睡10分钟,两全其美。结果路人看到后,马上报警。
在美国,一旦父母被认定有虐童嫌疑,儿童都需要放在寄养系统之中,并帮助寻找临时的寄养家庭。
社工Yu女士表示,在美国有42万孩子,因为被虐待或被遗弃,从原生家庭转入了寄宿家庭照看。在洛杉矶需要寄养的儿童有3万多,其中英语非母语的亚裔儿童有600多人,占2%,这600多个孩子需要相当多的亚裔家庭来参与。但寄宿家庭系统中愿意提供寄养服务、会讲中文的华人家庭非常少,只有二三十个,所以急需讲中文的家庭加入,可以给华人小朋友提供更多帮助。
“亚裔寄养家庭推广计划”简称AFFI(Asian Foster Family Initiative),隶属成立于1983年的韩美家庭服务中心,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移民家庭提供适合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精神护理、家暴防护和儿童福利。2014年韩美家庭服务中心扩大服务项目,将寄养家庭计划推广到亚裔社区, 其中以华裔社区为其主要项目之一,也因而受到华裔社区的喜爱与支持,2015年正式更名为“亚裔寄养家庭推广计划”,AFFI也是全美第一家关注亚裔寄养服务的机构。
二、做寄养家庭可以得到政府补贴
在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权益保护,所以,一旦儿童进入Foster care体系,将受到格外的关照。同时,政府也会给寄养家庭发放至少1000美金的补助,如果儿童有残疾,寄养家庭会获得更多补助,而且这些补助不用交税。
有些想做寄养的家庭会担心寄养儿童的医疗和教育问题。Yu女士表示,不用担心,这些都将由政府承担。
比如,寄养儿童的医疗保险、牙科、眼科都是由政府负责买单,寄养家庭不需要花任何费用。再比如,寄养家庭如果处于优质学区,普通儿童需要排队很久才能进去,政府也会出证明,因为寄养小孩有优先上学权。该学区哪怕有waitlist,甚至名额已满,寄养家庭儿童也会受到额外的入学关照。最后,寄养儿童或多或少都会有童年创伤(trauma),他们的心理状态需要被更多关注,政府必要时会帮助他们寻找儿童心理学医生,给他们一个倾述的出口。
Yu女士表示:“我们更希望能把华人小孩放到华人家庭里,对他们饮食习惯的沿袭、母语的发展、以后回到同样说母语的原生家庭都是有好处的。毕竟,不同族裔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另外,YU女士也指出,很多华人存在误区,将寄养家庭、领养家庭、寄宿家庭三者混为一谈。寄宿家庭主要接收独自来美国读书的小留学生,提供住处和接送;而领养家庭则意味着成为孩子正式的监护人和抚养人,医疗、教育权都由领养人决定。
而寄养家庭的监护权和抚养权都是在儿童保护局手中,教育和医疗决定权则又是在亲生父母手中,寄养家庭是由政府批准,给寄养中的小朋友提供一个临时安置的家庭,孩子能在寄养家庭中呆多长时间由法院来决定。有的可能只需要待两三周,有的则可能需要待一年半。
至于寄养能不能变成领养,需要由儿童法院来决定。如果有一天儿童法院觉得孩子的父母没有能力照顾孩子或不适合照顾孩子,原来的寄养系统将变为领养系统。寄养家庭享有优先选择权。如果寄养家庭没有领养计划,社工们才会去考虑其他的家庭。
三、成为寄养家庭的步骤
Yu女士介绍到,普通人想成为合格的寄养家庭并不难,只是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接受培训和资质审查,因为社工需要对寄养的小孩负责,希望能把孩子交给一个能带来爱和安全感的家庭。
申请成为寄养家庭的具体流程如下:
1、 Orientation,半天大约两三个小时的说明,因为疫情关系都是在线进行,可以上网收听。
2、父母培训,AFFI会提供20小时的online training,一般在周六进行。培训中会给大家讲各种各样的案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被寄养的小朋友会是什么状况,让大家有心理准备。
3、培训之后,如果受训家庭仍然愿意提交申请表格给AFFI,社工会预约三次左右的家访。
4、家庭环境检查、背景调查、没有犯罪记录和虐童记录等。值得一提的是,对寄养家庭没有任何收入要求,不需要多有钱,只要能维系家庭正常运作,有安定住所,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生活空间。客厅不可以隔一个屏风。
5、此外会有讲中文的有心肺复苏证书的老师带着人体模型举行一个下午的培训,包括对孩子噎到、摔伤、烫伤如何处理。
整个过程会有双语社工协助。
最后,Yu女士表示,亚裔寄养家庭推广计划多年来不断地培训华裔、韩裔、菲律宾裔的寄养家庭, 也不停地在华人社区宣导,期待华人朋友能多多支持并参与,给这些华人寄养孩子们一个新希望、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为华裔社区出一份力。
VIDEO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