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报道,当J. Crew于2006年开始开设Madewell门店时,该公司宣布,它的新品牌将为二三十岁的时髦女性提供“真正丶诚实的女装”。“不是太新潮,也不是太少女化,只是充满现代乐观态度的酷衣服,”该公司当时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宣传的是这家零售商的t恤丶牛仔裤和斜纹棉布裤的折旧感。
这个想法或许比公司预期的效果要好。
自那以后,Madewell就成为了一颗耀眼的零售明星。上周五,Madewell申请了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与此同时,一度广受欢迎的J. Crew品牌却难以在日益增长的网络环境中重获影响力。两家连锁店的命运分化如此之大,以至于Madewell的ipo将有助于为其母公司J. Crew筹集亟需的资金,而后者仍将保持私有。
虽然Madewell的规模只有J. Crew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该品牌近年来却取得了成功,这要归功于一种更适合当今购物环境的零售策略,以及美国向更休闲服装的广泛转变。Madewell在文件中称,该公司相信,相当一部分人的衣柜里都是牛仔装,而且不仅是在周末,“工作和社交场合也越来越多”。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时尚和奢侈品合伙人萨拉·威勒斯多夫(Sarah Willersdorf)说:“现在人们周末穿什么和上班穿什么之间的界限很模糊,这种模糊对Madewell等品牌来说非常有益。”她说,牛仔裤是男性和女性“休闲化”趋势的一个特别受益者,这也推动了运动休闲和街头服饰的增长。
Madewell表示,牛仔装占其去年6.14亿美元销售额的29%,而“牛仔裤可以搭配的所有东西”占其总收入的52%。(其他商品包括连衣裙和泳衣等。)尽管该品牌的大部分牛仔裤售价在100美元至150美元之间,但该品牌表示,最近推出的一款售价75美元的牛仔裤已经扩大了影响范围,并相信它最终能将牛仔布发展成为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业务。
Madewell的成功与J. Crew的长期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2011年,J. Crew以30亿美元的价格私有化,负债超过15亿美元。当时,该品牌色彩鲜艳的工作服远比现在流行,而且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等人也在穿。几年之内,这种情况开始改变。J. Crew品牌去年的营收从五年前的23亿美元降至18亿美元。
时装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时装企业管理副教授肖恩格伦卡特指出,Ann Taylor和Talbots等其他经典预科生品牌也在苦苦挣扎。
“婴儿潮一代和X一代都是这么买的,但千禧一代和Z一代都不感兴趣,”格伦卡特说。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